您好,欢迎访问滨州医学院人力资源处(教师工作部)!

学党史教育方针 担立德树人使命|(十三)周恩来关于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

发布者:孙晓发布时间:2021-08-15浏览次数:81

周恩来关于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指导方针的讲话或看法,有的是在某篇文章或讲话中谈到教育问题是而发,有的是专门针对教育而发。

总之,其对教育方针的表述可概括为“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必须注重多种渠道办教育、成人教育应在学制中占有一定地位、教师的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关键、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才应该全面发展”六大方面,既有其独特与独到之处,又是对毛泽东教育方针思想的丰富与展开,是党的第一代领袖教育方针思想的重要内容。

1951年8月,周恩来明确指出:“成年人的教育,包括工农的教育,失业人员的教育,老知识分子的教育,老干部的再教育,都需要在我们的学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要重视工农速成学校和各种业余补习学校。把工农速成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放在与其他学校同样重要的地位。”

1954年2月,周恩来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同年9月,周恩来在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小学教育都应当注意劳动教育,以便中小学毕业生广泛地参加工农业劳动。”

1956年,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思想洗礼以后,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基本实现,周恩来敏锐而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性质已发生变化,不再是改造对象,而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员,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重要方面军。他明确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62 年,周恩来再度重申: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愿意继续进行自我改造的。毫无疑问,他们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1957年6月26日,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过去,这个方针是不够明确的。”“我们中小学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升学外,多数都应该参加工农业生产。高等学校中也应该加强劳动教育,学生毕业后,…般地应该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今后应该对此订出一些制度,逐步实施。”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要使受教育的人经过生产劳动,锻炼成为一个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

特别鸣谢杨天平、黄宝春《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90年发展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