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 千里可期——滨州医学院人力资源处2022新年寄语
发布者:孙晓发布时间:2021-12-31浏览次数:361
人的成长中,时光这条河流,总是从缓缓到湍湍,这种加速度,岁末时感受最深。在这个时间节点,盘点、回首,总是不能避免。欣慰与期盼,惴惴与祝愿,对一个大学而言,这种复杂的情愫,源于每一个个体对她的情感。
作为一个新的五年的起始年,过去这一年似乎本就是个新起点,还有五分之四,只剩五分之四。有些变化是量变,但有些质变却需要一些外力有意识去助推。路径依赖是绕不开的,因为守旧总是有安全感。但如果志存高远,那就需要有破局的勇气。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新的格局,带来新的美好可能的同时,也像一条鲶鱼,给了我们更多解决新问题的困难和乐趣。
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活跃、最复杂的资源。一部汽车,无论是八缸还是十二缸,只有一个发动机。而组织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动机。这样的蓬勃动力,怎样梳理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同向而行?负熵而生,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想要赢得未来,就要做正确而难的事情。而随着上升,一定是由电梯模式,到楼梯模式,再到攀岩模式。
站在仁心湖东岸,主楼如扬帆巨轮在对面伫立。湖水中的倒影,由秋日的波光粼粼变为冰上的凝固线条。由工笔到写意,刀劈斧凿般的线条,像极了滨医人艰苦中走来,执着破冰的勇气。既然已经启航,那就没必要去瞻前顾后。未来不在未来,在眼下的每一天。
2022年,你好!加油,全体滨医人!
2021年度滨州医学院
人事人才工作
Highlight TOP10
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职引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2人。
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71人,较2020年增长20%。其中,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博士30名,海外博士8名,中科院博士3名,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0人。
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项,山东省海外科技人才项目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育计划团队5个,烟台市高层次人才配套经费支持项目3项,烟台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2021年度到账人才项目经费2328.4万元。
全面回顾和总结“十三五”学校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经验,分析研判形势,谋划“十四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完成滨州医学院“十四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人才强校五大工程、八大战略。
人才工作重心从引进向使用和服务过渡。围绕国家级人才打造的科研机构实体化改革稳步推进。依托“高”“精”人才,全力打造健康区块链研究中心、半岛(烟台)肿瘤中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康复工程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烟台市政府共建智库型公益性非营利研究机构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推动医疗医药产业链融合发展;与烟台市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签署共建烟台市医药健康区块链研究中心,构建医药领域区块链人才培训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五大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师德建设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呼吸病学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创新举措被《大众日报》专题采访报道,被山东省教育厅网站“战线联播”专题报道。
采用“在线直播+回放学习”的形式,与15所高校联合主办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品质提升专题在线培训班。教师发展中心首次参与组织跨校联动、资源共享的大型联合培训,学校及各附属医院共计1200余人参训。2021年滨州医学院教学技能引导员工作坊(FDW)成功举办。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升,启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助力人事人才服务,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与水平。目前一期系统已经建设完成,为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老师少跑路”奠定了基础。
做好全校教职工疫苗接种摸底工作,协助完成加强疫苗接种900余人。组织教职工核酸检测定期抽检10轮次,做好日常健康信息上报工作,全年汇总健康信息43万条;严格落实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做好追踪管理,确保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以巡视整改为契机,细化任务、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定时限,坚持不打折扣地整改到位。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修订完善教师评价系列文件。人力资源处牵头申报的课题“新时代医学院校教师三维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获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