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滨州医学院人力资源处(教师工作部)!

名师故事汇 | “讲名师故事,悟从师之道”(第14期)孔子教育思想的启发

发布者:张钧茹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开展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宣传学习,深入寻找挖掘并广泛宣传学习教育世家感人事迹,面向广大教师生动讲好师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传递师德的力量,教师工作部联合护理学院党总支开展“讲名师故事,悟从师之道”名师故事汇系列活动,由护理学院党总支全体教师选择一名自己特别推崇、特别敬仰的好老师,把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精神具化到名师和榜样身上,精心讲述中外名师或身边榜样在做人、做事、做学问、育学生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实现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相互启发,形成了、争相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育人氛围。

今天推出第十四期《孔子教育思想的启发》,主讲人为护理学院(老年医学院)党总支唐永云老师。

 


孔子智慧博大精深,他是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给我们每个人高山仰止之感。现就其教育思想,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孔子是儒家文化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位列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格,并深刻影响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意识。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于是,播学于平民;播学于四夷。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尤其是下移。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二)论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方面:孔子认为,人口、经济与教育是治国大纲。

个体功能方面:孔子认为,人的个性差异主要由后天造成。“性相近,习相远也”,教育能提升个人。

(三)论教育目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指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强调必须将道德放在教育首位。“有余力, 则学文”,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才多做学问。这些话都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在教育孩子,选拔人才方面,过多关注知识和成绩,有些本末倒置。

(四)论教育内容:

一曰:四教:文、行、忠、信,四个方面作为教育的基本体系。

二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曰: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

(五)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这一方面非常丰富,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温故知新,等等,所有这些,跨越时空,永恒闪亮。

(六)论教师:

老师要言传身教,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勤奋好学,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孔子教育思想深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有的人,只要品读孔子,都能从中得到智慧。另外,同一句话,可有不同的见解。比如咱前面说“有教无类”,是说跨越阶层、地域,也可以理解为,不管出身过往如何,悉数教之。不少弟子在入孔门之前的品性并不是很好,如,曾身在缧绁的公冶长,“陵暴孔子”的子路等。孔夫子真正做到了“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当然呢,孔子的思想也被很多人曲解,像什么“儒家不尚武” “父母在,不远游”“以德报怨”等等,需要我们甄别曲直。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启发

这里我与自身教学相结合,总结了几个个人很受益的点。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孔子为人、为学的高度:高山仰止。

太史公对孔子评价极高,非常景仰和向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又曰,“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因此,没有捷径,教师唯有踏实提高自身修养和学术水平,做到身正、才高,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

(二)师生关系高度融洽的惊人境界。

孔子和他的学生吃住在一起,感情深厚。似兄弟、胜朋友、患难与共,情同手足。颜渊死了,孔子哭之恸,这种痛彻心扉,不像一位老师,更像一位父亲。孔子死后,弟子为其守孝3年,子贡更是为其守坟六年,超过了对父亲的礼仪。

孔子有这么高的教育成就,与融洽的师生关系密不可分。教育是一种知识、观念的转移、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像倒水那样容易,因为受教育者不是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师生关系越好,越能传递知识、观念和思想。

(三)丰富的交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论语》语录,绝大多数是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通过解惑的方式互相启发。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认为,教育是一种“可组织的、持续进行并以引发学习为目的的交流”。不论哪个时代哪种形式的教育,都发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之中。只有顺畅丰富的师生交流,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但是现阶段有些高校,师生交流甚少,需要我们反思。

(四)终身教育。

《论语》所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事也。也就是说工作有余力的话,就去读书;读书读好了就去实践,去干事。学习、工作螺旋式提升,终身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学习的自觉性和乐趣,是一个人能否终身坚持学习的关键。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

(五)丰富的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方面:因材施教,多元发展。

孔子尊重个体差异,“听其言而观其行”,对弟子的天资禀赋及学习态度精准把握。《论语》中一共记载了十三则弟子问“仁”,孔子给予的答案不同,角度各异。启发我们要仔细做好诊断性评价,要多角度研究学生,摸清学生“闪光点”,挖掘“潜在因子”,进而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引导学生理性升学、创业、就业,促进大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发展。

2.形成性评价方面:把握关键节点及时评价,适时点拨。

樊迟请“学稼”及至“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又谓之,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强调把握评价时机,适时点拨。开启了形成性评价的先河,这远比西方提出此概念早了二千五百余年。对高校学生而言,学习困惑、成长烦恼、职业选择、人生定位等问题无处不在、无人不系,教师要在关键节点及时评价,顺境时鼓励前行,逆境时顺势利导,绝境中指点迷津,全过程启发学生的选择力和应变力。

3.终结性评价方面: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一,但切实达成目标,健全完整人格,是共通的原则。

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启发,我就分享到这里,个人见解,敬请指正。孔子文化博大精深,愿你我共读孔子,共増智慧!

“讲名师故事、悟从师之道”,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