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宣传学习,深入寻找挖掘并广泛宣传学习教育世家感人事迹,面向广大教师生动讲好师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传递师德的力量,教师工作部联合护理学院党总支开展“讲名师故事,悟从师之道”名师故事汇系列活动,由护理学院党总支全体教师选择一名自己特别推崇、特别敬仰的好老师,把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精神具化到名师和榜样身上,精心讲述中外名师或身边榜样在做人、做事、做学问、育学生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实现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相互启发,形成了、争相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育人氛围。
今天推出第十期《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与时间赛跑的萤火虫》,主讲人为护理学院(老年医学院)党总支乔昌秀老师。
主讲: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乔昌秀
01
叶老师的生平简介
叶连平1928年出生于山东青岛。
1940年,跟随父亲来到上海,进入光夏中学就读初中。
17岁那年,因生活所迫刚读了一年高中的叶连平不得不辍学,后来他辗转来到南京,进入当地的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解放后,叶连平和同事合伙开办识字扫盲夜校。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发现自己喜欢教育,喜欢在课堂上教人识字明理的感觉。他教学好,组织能力强,很快担任了学校的总务主任。
1965年,因历史原因,37岁的叶连平被下放到安徽和县乌江镇卜陈村,是乡亲们的点滴温暖帮他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时间一晃就是十多年,因为他有文化,孩子们愿意和他亲近,经常问他作业,所以他对课本也不陌生。
1978年,因为人员调动,已经50岁的叶连平重返热爱的讲台,正式成为卜陈初中的一名语文老师。
1985年,因为教学成绩突出,他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当时,他有机会回到南京,但他放弃了。当地两任教育局长都希望把叶连平从农村学校调到县里的中学,他也谢绝了。叶连平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哪儿都不去,乡亲们的孩子需要我。”
随后,叶老师被转为公办教师,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1年,63岁的叶连平退休了。那天,他去教导处交接物品,真到要离开的时候,他忍不住痛哭流涕,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不愿意离开他的学生。
02
舍得花钱财,办起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
他退休不退志,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
50岁开始当老师,叶连平觉得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他要拼命将一切补回来。虽然退休了,叶连平也没闲着,他经常去学校当代课老师。哪个老师有事了,需要请他去代课,不管几天、几个月、几年,他都认真对待。最长的一次,在一个中学代了3年的课,教了整整一届学生。而每月300元的代课津贴,他都以各种形式还给了学校,买风琴、种树、装电灯等。
乡村教育软硬件跟不上,尤其让学生感觉有难度的是英语学习。叶连平思来想去,决定将自己早年的英语基础拿出来,免费教孩子们学英语。2000年,他在自己家开了英语辅导班,教小学和初中英语。辅导班不收费,而且学习资料都是叶连平自己买。我们可以看到,他几十平的老屋里,每天都挤满了学生。
他名气越来越大,因为不收费,教得好,学生也越来越多。十多年后,镇政府出资,将叶连平家对面的2间仓库,改造成了教室和图书室。还有一位企业家捐赠了60套桌椅,环境这才好起来。叶连平也将辅导课堂改名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他将孩子们分成4个班,启蒙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周末两天,他上下午课表都排得满满的,一节课是两三个小时。他九十多岁了,依然每天板书、讲课、批改作业、点评、回答学生问题……这样的劳动量,许多年轻人也坚持不下来,但叶连平已经做了20多年。
他重教书,更重育人。
2012年,叶连平拿出几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捐助,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用于资助学习优秀的贫困学生。他谆谆教导孩子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学好本领,长大后承担起社会责任,努力报效祖国。
除了教孩子们英语、语文,他还带学生去城里,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他认为孩子要多看看世界,才能更好地成长。他通常每年带队外出两次,包车的路费全部自掏腰包。
他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教育倾其所有。
叶老师膝下无儿无女,和老伴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盖的平房里,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具。为了省钱他会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在外地出差时,连一碗面条、一瓶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对自己苛刻的他对学生却格外大方,他对辅导的孩子,不仅不收钱,稿纸、学习资料也是老人自己购买。他会带近视学生去配眼镜,也会送困难学生去大学报到……有人私下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他说自己的工资是国家发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03
舍得花心血,托起心中的朝阳
叶老师全心全意爱着、关注着每一个学生,自己没有子女,就将学生当成子女来对待。每生每年他至少家访一次,经济困难的,他给钱给书,距离特别远的,他邀请到自己家里住。有学生想辍学,他徒步5公里,去家里劝大人继续供孩子,没钱自己来付。像江敏、钱龙女、杨鸿雁、陈欣悦等这些贫困孩子基本都是这种情况,究竟为他们花了多少钱,叶连平自己也说不清。
几十年来,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模范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他曾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也曾荣登“中国好人榜”,还被称为“最美奋斗者”。不过,叶连平总说自己只是个普通老百姓,只能教教身边的孩子们。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老师,孩子们才有了榜样的力量,成长也有了更为清晰的意义。0
04
舍得燃余热,让生命放射灿烂光华
叶连平总感慨自己的时间太紧迫了,他想抓紧每分每秒,让孩子们多学些东西。2018年,他骑车去买菜,撞伤腰椎,手术后医生要求卧床100天。结果他9日开刀,13日回家,16日就开始上课了……孩子们非常感动,很多同学都哭了。而叶老师认为这就是教育。叶连平老师今年94岁了,他依然站在讲台上。他说希望自己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如果真有来世,他希望下辈子还当一名老师。
他将自己的口号挂在墙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确是“不已”,他签了遗体捐赠协议,因为学医的学生说解剖课没有人体标本……他希望等他走的时候,能够被组织上承认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叶老先生这是用他的一生在诠释“初心”和“师德”的千斤重义。
在村民们眼中,年逾九旬的他是照亮孩子们走出乡村的希望之光,是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而叶老先生说:“烛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很大。而我能照亮的地方很有限,充其量就是一只闪烁微光的萤火虫。”